看到這篇文章有很多的感受
小時候自己是這樣長大
當了父母後,跟自己說不要當這樣的父母
所以努力上課~努力看教養書
其實效果不大
因為是父母心~
明知要讓孩子去嘗試
遇到了就算不干預
心還是會七上八下
擔心東擔心西~
不過有一段話對我來說心有戚戚焉
而影響整個人生
那些話像無形的線
常牽引著我~
但有這樣的體悟也是做過人生功課~
現對我與小孩來說是解答~
做父母的干涉愈多,孩子就愈有可能在長大後變得無能,因為孩
子早已失去了應對未來的能力,變成一個只會聽命行事的人;別
人說這樣好,他就這樣做,別人說那樣對,他就往那個方向去,
幾乎不敢再相信自己的決定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父母通常只聚焦在孩子的表現上,很少在乎孩子內心的感受,所
以當孩子遭受父母的責罵時,一方面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表現不佳,
讓父母失望,因此內心產生自責與罪惡感,覺得對不起父母親;但另
一方面,被罵的感覺讓人無地自容,又讓他對父母心生怨恨。於
是,矛盾產生了,孩子會想:「我怎麼會對自己的父母有這種感
覺?我怎麼可以對父母有怨恨心?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啊,父母永
遠都是為了我們好啊!」孩子的心,於是充滿了內疚。
但是,只有完全順從父母的孩子才算是真的愛父母、尊敬父母
嗎?做父母的是否可以理解到:「雖然孩子不聽我的話,但這並不表
示孩子不愛我,因為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意見,我也應該讓孩子表達
他的心聲才對。」很不幸的,通常做父母親的一聽到孩子說出反對的
意見,就會不高興地告訴他:「聽我們的就沒錯了,我們是你的爸
媽,難道還會害你不成?你要是不聽我們的話,一旦出錯,你就
自己負責好了。」聽父母這麼一說,還有幾個孩子有膽子照著自己的
意思去做?這樣的孩子,到了後來長大了,為了避免犯錯,就會變得
凡事
小心翼翼、舉棋不定。
做父母的干涉愈多,孩子就愈有可能在長大後變得無能,因為孩
子早已失去了應對未來的能力,變成一個只會聽命行事的人;別人說
這樣好,他就這樣做,別人說那樣對,他就往那個方向去,幾乎不敢
再相信自己的決定。一個不曾尊重自己的人,也不可能真正尊重別
人,在表面上,他可能必恭必敬,但心中卻是一肚子怨氣與不服氣。
乖乖聽從別人意見的結果,可能會讓別人非常喜歡你,但是,你就算
因此討得全天下人的歡心,卻會更加討厭你自己。
引用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nas0778/27003872